唐代文学大家柳宗元曾被贬永州(湖南零陵),此地偏僻贫困,他到任不久,便因恶劣的生活条件而双腿痿弱无力,走路都很是艰难。当地一位经验丰富的药农知道柳宗元的病情后,告诉他此病乃肾阳虚所致,当地有一种叫“灵毗”的草药能治。于是,柳宗元找到这种草药,按时服用,结果真的治愈了他的顽疾。这个“灵毗”就是仙灵脾,又名淫羊藿。
淫羊藿,又称仙灵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寒,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医气力,强志。一名刚前。生山谷”,陶弘景曰:“服此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尽食藿所致,故名淫羊藿”,其名由此而来,至《雷公炮制论》称其为“仙灵脾”,自此,这两个名称常常作为这味中药的名称出现在大众面前。
别名:羊藿叶、仙灵脾、三枝九叶草。
主要成分:茎、叶含淫羊藿甙、维生素E。根和根茎含去氧甲基淫羊藿甙、巨花精(又名广玉兰硷)。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助阳益精,祛风湿。
主治:治阳痿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半身不遂,腰膝无力,风湿痹痛,四肢不仁。
淫羊藿的功效: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体轻气雄,可升可降。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健筋骨的功效。主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精冷不育、尿频失禁、肾虚喘咳、腰膝酸软、筋骨挛急、风湿痹痛、麻木拘挛、半身不遂、四肢不仁、更年期高血压、小淋沥、喘咳等。
1、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痿软、肢冷畏寒。治阳痿遗泄,可配仙茅、山萸肉、肉苁蓉等品;治腰膝痿软,可配杜仲,巴戟天、狗脊等品。
2、用于寒湿痹痛或四肢拘挛麻木。治风湿痹痛偏于寒湿者,以及四肢麻木不仁或筋骨拘挛等,可与威灵仙、巴戟天、肉桂、当归、川芎等配伍。
3、祛风除湿:用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与黄芪、当归、羌活、秦艽等同用。
4、降血压:用于阴阳两虚型高血压,可与仙茅、巴戟天、黄柏、知母等补阳滋阴药同用,如二仙汤。
5、《本经》:“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
6、《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7、《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劳气,补腰膝,强心力,丈夫绝阳不起,女子绝阴无子,筋骨挛急,四肢不任,老人昏耄,中年健忘。”
8、《医学入门》:“补肾虚,助阳。治偏风手足不遂,四肢皮肤不仁。”
淫羊藿的作用: 1、对内分泌的作用 淫羊藿能促进性功能是由于精液分泌亢进,精囊充满后,刺激感觉神经,间接兴奋性欲而引起。淫羊藿主要成分淫羊藿能明显促进幼年小鼠附睾及精囊腺的发育,淫羊藿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2、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 肾虚病人T细胞数量、淋转率、抗体、抗原以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低下,而经过淫羊藿等补肾药治疗均可提高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用淫羊藿煎剂和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保护作用。降压作用,淫羊藿煎剂及水煎乙醇浸出液给兔、猫及大鼠静注,均呈降压作用。其中以对兔作用最明显。
4、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淫羊藿煎剂、多糖和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比较,健康人口服淫羊藿煎剂后,红血球压积明显减少,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血沉加快,从而使全血比粘度明显降低。
5、对代谢的影响 淫羊藿有促进DNA合成的作用。
6、抗骨质疏松作用 实验证明,淫羊藿具有促进骨髓细胞DNA的合成作用,说明淫羊藿具有良好的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7、对性机能的作用 淫羊藿能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胸腺轴等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可明显增加大鼠垂体前叶、卵巢、子宫重量。催淫作用,是由于使精液分泌亢进,精囊充满后,刺激感觉神经而间接兴奋性欲,其功效优于海马。
8、抗衰老的作用 可显著恢复D半乳糖衰老模型,雄性老鼠的T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功能,并能明显提高小鼠肝脏总SOD的活性,减少肝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心肝等组织的脂褐素形成。
9、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使其脾脏重量明显增加,并能促进抗原激活的淋巴细胞增殖。
10、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对离体兔心的冠状动脉流量有显著的增加作用,并能显著减少其阻力,也有降血压作用,由于周围血管扩张所致。
11、镇咳去痰和平喘的作用 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证明其提取物有镇咳作用,是中枢性的。对哮喘也有保护作用。
注:
1.部分文字综合自《中草药大全》 2.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