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为药食同源植物,在我国民间已有3000多年的食用历史,作为名贵中药材,也已有上千年悠久的历史。是历代清热解毒、通脉醒酒、呵护肝肾的重要药材。在《神农本草经》、《济生方》、《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等几十部文献资料中,都早有明确的记载。
葛根的解酒护肝作用在古书中均有记载。古代文献中谈解酒作用最多的是葛根、葛花。《备急千金方》: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本草衍义》:病酒及渴者得之甚良。《儒门事亲》葛根散:葛根、葛花、甘草、砂仁、贯众各等分,为粗末,水煎服。能解酒毒。《食疗本草》上记载:“葛根蒸食之,消酒毒”。因葛根有很好的止渴作用,常常用于酒醉后口渴的治疗。对酒后的头痛头晕,腹泻腹痛,面红口渴有一定效果。
古时候,在一处深山密林中住着一位白发老人,以釆药为生。一天,突然听见山下传来阵阵人喊马叫声,正纳闷间,只见一位十五六岁的男孩,跌跌撞撞地跑来,跪在跟前,央求:“救命!”
原来,孩子的父亲葛员外,被朝中奸臣诬告密谋造反,昏君传旨官兵对葛家满门抄斩。情急之中,员外让自己唯一男孩连夜逃走。不想被官兵发现,正在追捕。
老人动了恻隐之心,拉着小孩向深山奔去,东绕西拐最后躲进一秘密石洞里。官兵搜寻了几遍,最终无功而返。
就这样,孩子留在老人身边,每天随老人釆药,逐渐也认识了很多中草药。尤其对一种色白肥大而坚实的草根印象最深,为了纪念老人为葛家保住了一条根,故将此药取名为葛根。
化学成分: 葛根的主要成分异黄酮类、三萜类、皂苷类和多糖类等,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为葛根异黄酮类,包括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3'-羟基葛根素,大豆素,大豆苷,3'-甲氧基大豆素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和抗癌等作用。
另外,葛根中富含淀粉及多种功能性成分,如人体必需氨基酸、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营养丰富的保健类成分。
药理作用: 抗糖尿病 近年来研究表明,葛根中主要活性成分,如葛根素或葛根异黄酮类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药效明确,药理活性较强,且安全低毒,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等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发展往往伴随多种并发症,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3大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中医学中,糖尿病属“消渴病”范畴,而葛根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其用于治疗“消渴症”具有悠久的历史。
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在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如心肌保护、降血压和降血脂等。
研究发现,葛根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食源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减轻脂质过氧化程度,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症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化为主要特征,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是最有望替代雌激素的天然药物,其既保留了雌激素对骨的保护作用,又无明显不良反应。而葛根素为代表的多种葛根素异黄酮类成分属于植物雌激素。
神经保护作用 葛根活性成分具有抑制神经元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解酒和保肝作用 研究表明,短期内大量摄取酒精易导致急性酒精中毒,长期过量饮酒则会引起慢性酒精中毒,从而导致酒精性肝损伤,危害人体健康。
中医中葛花(植物葛未完全开放的花)和葛根能解酒毒、治呕吐。研究人员研究了葛根总异黄酮及葛根素对小鼠的急性解酒功效及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葛根总异黄酮与葛根素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缩短醒酒时间,加速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速度,减少毒害代谢中间产物的生成及发生酒精性肝损伤的风险,能够有效起到防醉解酒、保肝护肝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