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关于我们 热点新闻 工作动态 成员风采 健康常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 正文  
病在心,伤在脑!心房颤动,老年人不可忽略的“隐形杀手”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最大特点是,心跳时快时慢,完全没有规则,往往被患者描述为“心跳得乱极了”。

 

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难以引起重视。

 

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

 

而房颤相关中风的凶险则因其“四高一低”的特点: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治愈率低。

 

房颤的五大危害:

1、增加脑卒中风险。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房颤发生时,心房里面的血液流动就会减慢, 血流瘀滞就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脑部,堵塞脑部血液循环,就会导致中风,在所有的脑卒中患者中,房颤所致卒中占比约20%,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极易导致猝死或偏瘫的后果。

 

2、增加痴呆风险。房颤患者的痴呆风险较常人增加2倍,包括血管性痴呆。

 

3、心脏扩大与心力衰竭。房颤患者心力衰竭的几率是常人的3.4倍,正常情况下,心房的血到达心室,一部分是靠心室产生吸力,把血吸到心室;还有一部分是靠心房的收缩,把血泵进心室。发生房颤后,心房泵血这部分作用就没有了。心脏排血量减少,心功能下降,人就会因为供血不足产生乏力、头晕、胸闷的症状。再加上心房、心室跳动的速度加快,久而久之,心脏功能不断下降,导致心衰的形成。

 

4、死亡率攀升。据研究显示,房颤患者病死率约为健康人群的2倍。

 

5、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房颤患者产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降低运动耐量,承受的精神和物质负担,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如何躲开「隐形刺客」?

1.戒烟限酒

吸烟、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还会使血液的黏稠度比正常时升高8倍以上。远离烟酒是保证心血管健康的关键。

 

2.调整饮食

少吃高脂高糖食物,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5克以下,多吃新鲜果蔬、全谷物、低脂牛奶等,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3.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

保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有助于心脏更轻松地向肌肉输送血液。

平时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人每日推荐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

 

4.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维持正常心率、促进新陈代谢和燃烧热量的重要方式,大家可选择跳绳、慢跑、打篮球、游泳、散步等运动。

 

5.保持情绪稳定

恐慌、工作压力、消极情绪与房颤的发生有关。坏情绪还可使已经患上房颤的人发病更频繁;愉悦情绪对房颤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6.平时多摸摸脉搏

如果出现莫名的心慌、胸闷,可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也可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辅助诊断。

 

补充辅酶Q10 养护心脏

辅酶Q10是一种醌类化合物,又名泛醌。其天然存在于人体内,总含量大约500~1500毫克,主要分布在心、肝、肾等脏器中。人体可以合成辅酶Q10,但合成过程复杂,受基因、年 龄、营养和药物等因素影响。

 

人在出生时,体内辅酶Q10含量不高,约20岁时达高峰,25岁以后合成能力逐步下降,各组织器官中辅酶Q10含量也逐步下降,77岁的老人比20岁的年轻人心肌中辅酶Q10含量减少超过50%。 

 

研究表明,辅酶Q10是细胞有氧呼吸和能量代谢的促进剂和激活剂。当辅酶Q10缺乏时,心脏受影响最大当含量低于正常人的60%时,可导致心慌、胸闷、乏力低于40%时,可导致心肌缺血、冠心病低于25%时,心脏会停止跳动,甚至引发猝死

 

因此,辅酶Q10主要用于心脏疾病的辅助治疗,涉及两个方面:

1.心力衰竭:过去20年,发现了大量辅酶Q10治疗心力衰竭有效的临床证据,其中被认为最有力的是2014年发表的一项历时10多年的前瞻性究。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设计,对420名心力衰竭患者给予辅酶Q10,100毫克/日,每日3次。与接受安慰剂的标准治疗组相比,辅酶Q10治疗组在心力衰竭症状和心功能分级上有明显改善,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2018年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辅酶Q10推荐为辅助疗法,用于改善心功能。

 

2.病毒性心肌炎:国内研究报道,对82名病毒性心肌炎的小儿患者观察心功能指标,及对98名病毒性心肌炎的青少年患者观察心肌酶学指标,均表明补充辅酶Q10对心肌有保护作用。2017年发布的《成人暴发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辅酶Q10被推荐为改善心功能的辅助疗法。




注:

1.文章综合自《生命时报》《湖南省人民医院》

2.[参考文献]:王彬苏,杨宁等.辅酶Q10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进展[J].医学综述 2018,(24)22

3.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收藏此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奥诺康


主办单位:上海奥诺康生物科技 ICP备案编号: 皖ICP备12004102号-3
技术支持:芜湖市锋行网络 联系地址:芜湖市鸠江区九华北路175号生物药业园区 邮编:241000 皖公网安备 340201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