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关于我们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关于我们 热点新闻 工作动态 成员风采 健康常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 正文  
芦荟 | 清肝热、通便、健胃... 药食兼用之

芦荟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它集药用、保健、食用、美容、观赏于一身。中医认为,芦荟性味苦寒,具有凉血、明目、清肝热、通便、健胃的作用,平常很多小病用上芦荟就能解决。

 

芦荟为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是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唐代对芦荟药用就有记载。《开宝本草》记载:芦荟主热风烦闷,胸膈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疗五疳,杀三虫及痔病疮痿,解巴豆毒。

 

 

芦荟的药理作用:

调节机体免疫力 研究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可以抑制脂多糖介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吞噬作用,降低小鼠机体免疫力。进一步研究发现,芦荟大黄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转位释放有关。

 

抗炎作用 炎症反应是机体受损时的一个自我防御过程,但反应过度则会引发免疫系统疾病。芦荟能够直接抑制环氧酶通路,减少前列腺素E2的产生,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改善肠道吸收 芦荟苷经结肠新陈代谢作用转化为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通过下调MMP-2/9的表达抑制结肠癌细胞的迁移,也可以减少核因子κB(NF-κB)体系的DNA键合来调控巨噬细胞小G蛋白Rho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

 

抗溃疡作用 芦荟提取物可以保护胃黏膜,修复溃疡面。

 

降血糖作用 芦荟提取物中某些成分可以上调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mRNA合成,使小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研究发现,含芦荟的饮食会降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耐量。由于白色脂肪组织和肝脏是产生胰岛素抵抗的两个重要的外围组织,而芦荟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以及诱导白色脂肪组织和肝脏中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来发挥降血糖作用。

 

降血脂作用 芦荟凝胶对高脂肪饮食诱导的高血脂小鼠有显著的降血脂效应,可以明显降低肝脏和血浆中三酰甘油水平,减小脂肪细胞尺寸,防止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小鼠病情恶化。

 

保肝作用 芦荟中提取的植物甾醇可减少脂肪酸合成,增加肝脏中脂肪酸的氧化反应,这对于减少腹部脂肪及改善高脂血症是极其有利的。

 

抗癌作用 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是芦荟发挥抗癌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芦荟苷可以抑制癌细胞中VEGF的分泌,VEGF是重要的促血管新生因子之一,能够诱导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而肿瘤新生血管可为肿瘤代谢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抗病毒作用 芦荟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阻止病毒的吸附、传播或进入宿主细胞。芦荟中提取的芦荟大黄素有抗甲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调控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的表达,而重组的 Galectin-3 能增强抗病毒基因干扰素(IFN)-β、IFN-γ和双链RNA依赖性蛋白激酶(PKR)的表达来抵抗病毒入侵机体。

 

促进伤口愈合 芦荟作为一种传统中草药,在伤口愈合领域应用广泛。将芦荟凝胶用于大鼠术后切口愈合的治疗发现,与甲状腺激素乳膏和1%磺胺嘧啶银乳膏比较,芦荟凝胶更能促进大鼠伤口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缩短伤口愈合周期,可作为术后切口愈合的首选药物。

 

抗氧化作用 芦荟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这有助于防止各种生化途径形成的自由基损伤机体,也可以减少潜在的糖基化酶的作用。



注:

1.[参考文献]:徐莲,符旭东等.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 2016,27(10)

2.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本产品不能代替药物。


【收藏此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奥诺康


主办单位:上海奥诺康生物科技 ICP备案编号: 皖ICP备12004102号-3
技术支持:芜湖市锋行网络 联系地址:芜湖市鸠江区九华北路175号生物药业园区 邮编:241000 皖公网安备 34020102000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