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压:长期血压升高(尤其还未服药控制者),会损伤血管内壁,促进脑动脉硬化发生,血管要么变窄缺血,要么变脆易破。
2.糖尿病:血糖升高,血管常年受到“糖毒”的伤害,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大大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3.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的患者易在心脏形成血栓。而血栓如果脱落随着血流移动到脑血管中发生堵塞,则形成脑梗。
4.血脂异常:血脂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或其他血脂胆固醇指标升高,都可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使动脉变窄而缺血缺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硬化。
5.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还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发生收缩、痉挛,引起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梗、脑梗。
吸烟可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约2倍,并与吸烟量呈正相关,吸烟越多,脑卒中的风险越高。
6.饮酒: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会引起血压升高,影响血小板凝集,可诱发脑出血等急症。长期饮酒也会促进动脉硬化。
7.缺乏运动:缺乏运动不止是一个生活坏习惯,它还是造成很多疾病的原因之一,其死亡风险甚至可与糖尿病相提并论。
8.肥胖或腰围过粗:肥胖的人身体常处于一种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状态,与常说的"三高"互为因果,促进动脉硬化发生,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9.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发生动脉硬化,长了斑块造成了狭窄,可能会影响大脑供血,一旦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随血流进入脑血管,还会引起脑栓塞。
10.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指睡觉时可引起呼吸暂停的病态"打鼾"。呼吸暂停可引起血压忽高忽低的波动,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11.高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是体检时常见的一个指标,它的升高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可使用叶酸降低风险。
以上11条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占的条数越多、程度越严重,将来患脑血管病的风险就更大。
相反,所占条数越少,每条控制得越得当,则风险则会大大减少!